“十一五”全國船配業“破繭成蝶”
在“十一五”山東省船舶工業實現青島的一大突破,煙臺,威海“三大造船基地”作為全省的中心,初步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善,業務重點,資源集約化建設,品牌集聚配套產業基地,擁有成熟的工業園區船。通過苦練內功,外引內聯,自主創新和產學研合作,山東省,艦上配備企業進一步加快產品升級換代的步伐,先后自主研發了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等一批新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和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造船業在山東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拉骨干企業
2005年,山東省,只有十幾船與企業,小規模,低附加值,發展緩慢,到2009年,船配企業在山東省已經達到了68,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值大幅提升,以2010年,全省船舶工業總產值達到19.97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與此同時,山東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了船,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更加合理。目前,全省已經能夠附帶公司生產50艘,各種常見的產品,金屬材料,船用動力裝置,錨泊設備,鑄鍛件,鍋爐方面和壓力容器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雙動力船用柴油機,船用航行數據記錄儀,一個領先的船用閥門的性能。 船用蝶閥
山東省航運業的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不可小視的主導作用。我省船舶行業的龍頭企業,不僅在全省航運業在產品開發產值的80%以上也是領先一步。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濟南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船),淄博柴油機總公司,展宇科技,海洋化工研究院,青島海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青島齊耀瓦錫蘭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機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業,苦練內功,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大量的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集研發,關鍵設備制造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
曼的介紹濰柴系列柴油發動機技術,投資生產高速船用柴油發動機。2009年2月,該公司的第一L27/38,L32/40中速船用發動機正式下線。漢維科技和中船重工725批準國際海事組織,這也是目前僅有的兩家生產企業壓載水處理系統的壓載水處理系統的自主研發。山東泰安華能制冷有限公司開發的節能環保的新漁船保鮮設備排氣冰箱,是世界第一。濰柴動力,濟南柴油機有限公司船用柴油機,船用結構鋼濟鋼集團有限公司,萊蕪鋼鐵集團,船用錨鏈等產品也贏得了中國的名銜。這艘與多家重點企業,山東省地方造船業的提升奠定了基礎配套率的迅速發展。
研究,“內外”雙結合
“十一五”初期,山東省船舶只有相對較少的公司,船舶與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To 改變這種局面,山東省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在山東建立行業技術中心聯合科研院所 Province. Build 支持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平臺,推進產學研結合,支持和研究機構各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組織創新。這種想法也是山東航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氣象。鍛壓機床有限公司山東泰安中國院士工作站成立,開展海洋彎曲大規模的研究和開發。與浦首流體控制哈爾濱工程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公司成功開發漢維壓載水處理系統。在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LB8250mmpc增壓系統淄博柴油機總公司榮獲2009年開發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山東省還組織船與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德州恒力電力有限公司,山東巨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在開展產學研合作,山東省還積極利用國內和國外市場,促進航運業的發展。2007年,山東省國防科工辦,公布了50????個重點產品附帶的項目,通過市場機制,技術轉讓的實施,并采取自我發展相結合,尋求與知名的設計和制造合作公司。該項目包括50艘船舶的設計項目,29引進技術開發項目,20個項目開發。同時,山東船舶公司進一步加強與日本洋馬,三菱重工,德國扎克,奧爾堡,丹麥,芬蘭瓦錫蘭等知名大企業合作,外國企業的出發點,以引進先進技術,品牌和管理經驗。例如,青島海西重工制造用于船用柴油機曲軸制造商曼的專利許可技術。
政策支持
為促進航運業的發展, 山東省“十一五”期間還推出了一些政策以促進。2008年,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快船舶工業在山東省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實現“四個集群發展船用動力設備,關鍵設備配套協作和配套的R&社會各方面的輔助,中間產品??空白產品的突破“,2015年,在70%的船上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的原材料配套率。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山東省率先出臺“船舶工業調整和山東省振興規劃”,支持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10套大型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創新,提高城市競爭力,加快淄博柴油機總公司的高速柴油發動機的能力建設七艘船配套技術項目的實施,加快大功率中速船浦首流體控制用柴油機,通訊導航及自動化控制裝置,鎮流器的發展水處理系統,海洋工程裝備及其他特殊鋼20一個高科技,高價值產品。
此外,山東省還使用了一系列的財政政策來刺激航運業的發展,例如,以滿足由造船國家的政策,支持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已經確定,按減去15%的企業所得稅,支持和鼓勵企業擴大產品認證范圍獲得五個或更多的國際船級社認證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財政獎勵,并給予優先考慮,包括品牌支持計劃,加大船舶與努力支持工業園區,還有當地的條件,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給予一定的補貼和貸款利息補貼和降低合資企業和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這些政策的實施,讓企業獲得船與航運業在山東省實實在在的利益,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